年味按月配资交易
□ 陆海生
岁末年初,最美的回忆莫过于年味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年味在回忆里越来越丰满,时不时它像插上了熠熠闪光的翅膀一样,飞越了千山万水,等着我去奔现。
年味是家乡的缕缕炊烟,正袅袅而来。“吃饺子喽!揣元宝喽!弯弯顺喽!”热腾腾的饺子即将入口,那一刻两眼放光,心间立刻放下过往,眉间涌上几多期许。藏不住的幸福,从心头涌出,温暖着回忆和归途。
冬至后十天是元旦。宋代《梦粱录》记载:“正月朔日,谓之元旦,俗称新年。”辞旧岁,迎新年,年味是彼此道一声“新年快乐!”微信比贺卡缩短了距离,视频比电话增加了温暖,唯一不变的是那份真挚的祝福。元旦是时间的更迭,也是对未来的寄托和向往,年味在对一场跨年晚会的久违的期待中得到寄托和传承。可以唱歌、可以跳舞,可以畅想新生活。元旦,是春节的前奏,预示着我们离春节越来越近了,年味越来越浓了。
元旦过后,下一个节日就是腊八。年味是吃腊八粥、腊八蒜以及祭祀神灵祖先等习俗。“小孩小孩你别馋,过了腊八就是年,腊八粥,喝几天,沥沥拉拉二十三。二十三,糖花粘;二十四,扫房日;二十五,炸豆腐;二十六,炖羊肉;二十七,宰公鸡;二十八,把面发;二十九,蒸馒头;三十儿晚上,闹一宿;大年初一,扭一扭!”年味是那一支支古老的童谣,在岁月的长河里穿越时空的枷锁,轻轻叩响我们的心门。
展开剩余60%大年三十,年味是千里万里归家团圆的那份激动,是随着长辈一起去上坟祭祖的那份虔诚;年味是跟着爷爷赶大集买对联的那份热闹,是和奶奶一起剪窗花贴年画的那份安逸;年味是那一桌精心准备的丰盛的佳肴,是那一份独特的妈妈的味道;年味是那一棵随风摇曳的摇钱树,是那一串串父亲熬的红红火火的冰糖葫芦。
三十晚上,就是除夕夜,年味是一家人相守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温馨。烟花在窗外绚烂地绽放,灯光在屋内轻柔地摇曳,小孩在童话里静默着守岁。零点的钟声敲响的时候,年味是那一阵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,以及那份岁月静好、现世安稳、明天会更好的祈祷。
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”年味是大年初一吃饺子、穿新衣串、去拜年、要红包的那份喜悦,是初一过后走亲戚、吃美食、买玩具……的那份满足;年味是那揣在兜里的捂得紧紧的沉甸甸的压岁钱,是那走亲访友你一句我一句眉开眼笑的“过年好”,是那一种郑重其事团团圆圆的仪式感!年味蕴藏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,等待着我们用心去感受,去珍惜。
“东风夜放花千树。更吹落、星如雨。宝马雕车香满路。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蛾儿雪柳黄金缕。笑语盈盈暗香去。众里寻他千百度。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”年味是煮着元宵、吃着元宵、挑着红灯笼、过着元宵佳节的那份快乐,是“东风夜放花千树”“宝马雕车香满路”的那份美好,是“众里寻他千百度”“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”的那份浪漫。
知年俗,享年味。过了正月十五,年味在工作和生活的忙碌中才渐渐散去,但是在游子的心里,离家越远越久,而年味越浓。家,永远是游子心里的一份守望和牵挂。年味,是一缕飘忽不定、却又能够瞬间炽热的乡愁。
品年味,爱生活。浓浓年味中,镌刻着中华文脉传承发展的文化印记。在欢乐、祥和、喜庆的节日氛围里,只有对春节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同,新年才会过得更加有意义,生活才会过得更加有品位。
发布于:江苏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