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络证劵放大平台 饲料成本的影响增强 生猪留意空近月买远月的套利机会

发布日期:2025-02-18 16:16    点击次数:107

网络证劵放大平台 饲料成本的影响增强 生猪留意空近月买远月的套利机会

  春节过后网络证劵放大平台,生猪现货价格整体呈下行趋势,但局部地区价格跌至14元/公斤附近后,零星二育有入场迹象,形成托底。目前行业预期较为一致,但不确定性仍贯穿其中,对变化节点的敏感捕捉更为关键。

 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,2024年四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4078万头,环比增加0.4%,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.6%,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的上沿。在养殖盈利的格局下,能繁母猪存栏量从2024年4月份低点3986万头增加了不足100万头,整体产能波动不大,体现出行业的谨慎态度。与此同时,行业产能调整更为灵活,产仔效率明显提升。相关机构数据显示,2024年预计行业MSY将达到19.2~19.4头,维持3%的年度同比增长。一方面,头部企业集中度持续推进,能繁母猪培育能力提升,能繁母猪若出现缺失,市场具备快速补充的能力;另一方面,市场对抗非瘟等风险能力也在持续增强,从疫苗、药物到养殖场的管理,都在持续精细化、专业化,预计未来产能将保持相对稳定。在不存在大的疫病和饲料成本风险的前提下,产能去化难度较大,而偏过剩的格局也会在2025年继续延续下去。

  目前规模化还在继续推进,其中80%为自繁自养,不仅拥有资金和技术,也拥有更为成熟的经验。相关机构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年底,上市企业存栏占比达27.02%,母猪10000头以上集团存栏占比达14.7%,母猪1000~10000头存栏占比达15%,母猪200~1000头存栏占比达16.5%,母猪200头以下存栏占比仅26.78%。产能虽不易增加,但去化同样不易,而母猪繁殖效率或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,未来供应充足的格局较难扭转。

  2024年以来,二次育肥运作模式较之前更为成熟,不再是“游击队”打法,而是有节奏、有计划、有布局、有规模的养殖模式。从去年3月份起,二次育肥已陆续进场,但压栏1~2个月便主动出栏,不会过分惜售抬价,随出随补为主。随着二次育肥模式转变,2024年猪价受二育影响相对有限。

  2024年,全年肥标价差维持高位,而饲料价格低,二次育肥造肉成本相对较低,盈利环境较为友好。但今年供需环境较去年更为严峻,前三季度出栏量呈稳步增长预期,价格难以看到流畅的上行趋势,而标猪体量大,对大猪价格也会形成一定拖累。

  2025年预计二次育肥体量较去年会出现一定下滑,但目前肥标价差进一步拉大,给予二育一些入场空间。此外,风险同样存在,一方面是出栏节奏的把控,压栏周期或需要进一步缩短;另一方面,饲料成本的风险增大,玉米及豆粕价格均有触底迹象。近期饲料厂涨价,二育成本有进一步抬升的压力。

  冻品自2023年底以来一直维持去库节奏。目前屠宰企业尚未有明显增库预期,但冻品库存已回落至相对低位,后期或有增库预期,可能会对短期行情带来影响。

  从饲料原料端来看,经历了一年多的亏损,美豆和国内玉米都已步入减产阶段,整体供需由前期的宽松逐渐转向偏紧格局。国内玉米2024年受天气影响,单产下滑,且种植面积小幅下调,产量略有回落。同时,替代品及进口体量均明显缩减,市场缺口或在今年二季度逐渐暴露,玉米价格支撑有所增强。美豆旧作单产下滑,库销比已重回10%以下,考虑到目前大豆、玉米比价已回到历史低位,3月美豆新作开播后种植面积或下调,减产预期偏强,且美豆价格已下行至成本线15%以下,未来价格支撑增强,或会提振国内豆粕中长期价格。

  一般来说,当利润高企时,饲料成本对养殖户决策的影响不大,但在猪价走低、利润下行时,成本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。目前来看,年内低利润格局相对确定,未来饲料价格对猪价的影响进一步增强。

  近期生猪现货价格持续回落,集团场按节奏出栏,但需求有限,屠宰企业采购顺畅,计划完成较快,猪价缺乏上涨驱动。但价格持续回落之后,二次育肥在14元/公斤以下入场积极性有所增加,不过整体节奏较快,并未有持续性补栏动作。目前肥标价差进一步抬升,但猪价走势预期不好,二育操作维持短平快节奏。仔猪价格率先上涨,市场预计后期进入补栏旺季,目前仔猪价格支撑较强。近期饲料端价格走势较强,关注饲料对猪价的带动作用。

  中期来看,不确定性主要仍集中在二育和饲料价格的变化上,市场对猪价年内低点的预期集中在12~13元/公斤,期货盘面贴水现货1500元/吨左右,围绕13000元/吨波动,可操作空间不大。套利方面,可继续留意空近月买远月的机会。

  (作者单位:广发期货)网络证劵放大平台